“光腳院士”成都開講《我的大學夢》,臺下掌聲笑聲不斷。
  這次依然是光腳,只是布鞋換成了皮鞋
  今年4月,一張黑衣蓄胡、光腳穿布鞋老者低頭念講稿的照片在網上走紅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,以不拘小節、瀟灑隨性的打扮,被大家譽為《天龍八部》中的“掃地僧”。網友評價他“真正的高人低調沉默,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”。
  大家可能不知道,這位網傳的“光腳院士”李小文,其實就是四川人。他在自貢出生,成都長大,1965年進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(電子科技大學前身)就讀本科。
  為了慶祝電子科技大學58周年校慶周,22日中午,67歲高齡的老人隻身從北京乘坐 火 車 回 到 母校。23日晚,他為學生們帶來了90分鐘不打瞌睡、笑點不斷的講座。
  仙風道骨
  90分鐘六次起身鞠躬
  最初,李小文院士是因為光腳穿著布鞋而在網絡上走紅。但低調的老人幾度拒絕媒體採訪,希望大家不要過多的關註他個人。昨日,當他出現在成電講堂,雖然將布鞋換成了皮鞋,但依舊光腳、黑衣、蓄鬚,精幹的樣子仍讓學生們感嘆,“確實有點掃地僧的仙風與道骨”。
  在武俠小說中,俠士離不開酒與煙。曾經有北師大的學生說,即便在校園裡看見拿著酒壺的李院士都不會感到奇怪,其實老人還喜愛小抽兩口。據說,來成都之所以要坐火車,就是因為還可以抽兩口煙。
  旅途勞頓,李小文還是在講座開始前一小時就到了候場室。晚上7:30,他顫巍巍一個跨步走上講堂,聲音有些沙啞地說:“出於對聽眾的尊重,我雖然坐了一天的火車,但今天還是要站著講課。此前一位90多歲的院士演講都站了一個小時,我至少要站到超過這個時間。”
  因為話筒原因,學院老師請老先生坐下講課,全場還是為院士的誠摯響起了掌聲。講座全程持續了90分鐘,67歲的老者起立或彎腰鞠躬6次:當主持人在介紹他時,感謝他時,以及每一次學生或老師起立回答問題時。
  詼諧和藹
  講座“有鹽有味”笑點不斷
  李小文是自貢人,出生在這個盛產鹽的地方。他的語言有點“鹽味”,為講座增添了不少“有鹽有味”的滋味兒。因此啊,講座上沒有出現此前網絡上院士講課學生打瞌睡的場面。
  其實,李小文院士走上講臺的第一個話題就關於此。他說:“相信,大家都看了此前院士講課學生打瞌睡的新聞了吧。這打瞌睡怪誰很難講,但我是學遙感技術的,就知道地理位置很重要,打瞌睡一般坐後面,逃跑一般坐兩邊。如果大家有想要打瞌睡,建議有問題就隨時把我講的打斷。”話音未落,全場爆笑聲四起。
  講座的題目是《我的大學夢》。早前三周,李小文就與學校教師進行了主題探討,他請老師搜集到10個學生們最感興趣的話題,在講座上進行一一解答。
  “理工科說假話,報應很快的”
  提問:在大學里需要培養什麼樣的品質?
  李小文:說到品質,能力很重要,態度更重要。做事也好、做學術也好,首先不能說假話。
  大家都知道說假話不好,但真正問問自己我們誰沒有說過假話?大家至少要認識到說假話不好。當你沒法說真話的時候,保持沉默都比說假話好。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。(臺下掌聲),看,為何只有學生鼓掌,前排領導都不鼓掌。
  要說這說假話,理工科的報應來得特別快、特別嚴重,因為理工科是一個很嚴謹的門類,如果學術上說假話那斷送得更快。
  “戀愛了,學習是兩個人的責任”
  提問:請問在大學中怎樣規劃考研、工作、生活與戀愛?
  李小文:如果你想要考研,那建議獨立生活就要往後推遲了,因為你還要混那麼多年,需要打好學習的提前量,生活能力可能弱一下。建議要把戀愛提前談,要不然等你讀了碩士、讀了博士,學業負擔也重了,交際面也窄了,那具體問題不好解決。
  學習與戀愛怎麼分配時間?沒有戀愛時,學習是主要責任,戀愛了,學習是兩個人的責任。但是,如果對方是女強人,你為啥子不能勇敢的當一個幸福的“火巴耳朵”?
  “知道給我寫信最年輕的是幾歲”
  李小文院士因為在科學網上堅持與讀者進行學術交流而得到尊重。在談及國內外學術交流之時,老先生又引爆全場大笑。
  李小文:大家知道在我所有的Email來信中,年齡最小的人是幾歲?是只有5天的孩子。他的爸爸盜用他的名字給我寫信,向我表示感謝,如果沒有老師的支持,他不會到美國學習並認識孩子的媽媽。
  治學嚴謹 文獻檢索要有標準格式
  李小文院士是電子科技大學的傑出校友。目前,他在母校仍然帶著研究生。2004年,他在成電建立了地表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,後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。他就是該學院的首任院長。
  李小文的出名,不僅因為他瀟灑隨性,不拘小節,更因為他不僅在學術界德高望重,還是網絡達人,保持著關心時事,與網友交流,其在科學網博客關註量已達到542萬,學術研究非常嚴謹。
  在昨晚的講座中,他不放過任何問題的多角度分析,依舊體現了他的嚴謹。就連講述過去的校園生活,他也專門回憶沒有見諸於媒體的內容,以免耽誤學子們的時間。記得當年在讀大學時,有幸成為學校圖書館的義工,在當天閉館後不用登記借兩本書回家看第二天還的那兩年,為後來的學習受用,到現在還記憶深刻。
  說到學術,他給學生們建議,在做文獻檢索時,一定要按標準的格式,用計算機統計下來,以免以後寫論文時再到處查找。“我到現在都還保持著這樣的習慣。當你在進行檢索時,發現有與模型、理論不一樣的東西,千萬不要錯過任何機會進行繼續研究,說不定新理論的‘出苗點’就在那裡。”汪衡華西都市報記者肖笛攝影張磊  (原標題:“光腳院士”回川開講 笑點不斷 無人瞌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z49lzrr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